欢迎您光临!请【登录】【注册】    收藏本站 020-2901 1314 2054859673
面授辅导 网上辅导 教材购买
热门搜索:报考时间 网上报名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成考教材
首页 网上报名 考前培训 网络课堂 教材资料 报考须知 招生院校 考试大纲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实用资讯 全国政策 广东政策 最新资讯 考前辅导 网上学习 教材订购 学习资料 广州天河 广州越秀 广州同和
成考新闻 考前须知 常见问题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查询中心 试题大全 下载中心 广州南沙 广州新市 全部展开
资讯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题大全 >> 专科起点试题 >> 教育理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及教学意义简介
时间:2015/3/1  来源:网络  作者:广东成考网  浏览:1092 次
导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及教学意义简介

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教育观点。
3、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出现的新教育理论和思想。

本章结构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合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人的发展,等因素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教育从另一方面看, 教育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接受前人的经验,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这些都是教育所表现出的人的认识活动。从这方面看,教育是认识现 象。
教育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融于整个社会现象之中,当它被人们认识和研究时,便成为教育问题,也就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是事物本质之间内在必然联系。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存在于教育事务内部及教育与其他事物关系中,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出教学的基本规律,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和阐明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三、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体现。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而教育经验偏重于感性、具体的东西,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因此,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四、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这个词,它代表一个科学体系,它包括了许多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而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每一门具体的教育学科,都是从一个特定的领域来揭示探讨教育的有关规律,属于整个教育科学一个分支学科。
前教育科学体系究竟包含哪些分支?意见并非一致。无论如何划分,教育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法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 德育论、学校管理、学校卫生学、教育社会学、电化教育学、比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教育控制论等学科都属于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 分支学学科。而教育学则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这个时期,无论是我国还是欧洲,虽有专门的论及教育的文献和著作,但主要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传说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还早300多年。全书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作用和条件等都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如"教学相长""几十而教"不淩 节而施""长善而救失"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对教育规律性的认识,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另外,我国的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庄子的《庄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韩愈的《师说》等,都涉及对教育问题的论述。
在西方,较早涉及对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献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等。
无论是我国还是欧洲的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虽有专门论及教育的文献和著作,但主要停留在经验的描述上,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还带有一定的程度主管臆测和简单的形式主义的推理,因而,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鸡形。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洛克的《教育漫 话》、[]卢梭的《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斯宾塞的 《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这个阶段出现的一系列的教育论著,都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从现象描述转向运用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基础进行论证,对教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的产生是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最大变革。教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也只是在马克思之一指导下,才能成为科学的教育学。
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 鲁普斯卡娅。她的代表是《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书中分析了资产阶级教育的实质,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国民教育的理论问题,阐述了卢梭,裴斯泰洛 齐、欧文等教育家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强调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等问题。
同时代的前苏联的教育家代表作还有:[]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凯洛夫的《教育学》、书中总结了俄国从十月革命到40年代苏联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经验,从理论上高度进行了总结与概 括。书中强调了雅阁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作用、抢到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透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因此苏联中小学教育在卡 洛夫《教育学》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反映了我国教育科学的成就。他阐述了教育本质和作用,批评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化。

4、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主张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和教育的问题。【德】)拉伊的《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2)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为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作【德】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斯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主要著作有【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美】克伯屈的《设计教育学》等。
(4)批判教育学
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

5、当代教育的新发展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上一篇】: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课外校外教育概念内容及意义
【下一篇】:2018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试题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试题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试题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试题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试题 2021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复习:种内与种间关
2021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复习:种群及其基本 2021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2021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2021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购物流程  |  分享到:
Copyright @ 2006-2019 广州木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内所有资料 粤ICP备14072984号
在线聊天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