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请【登录】【注册】    收藏本站 020-2901 1314 2054859673
面授辅导 网上辅导 教材购买
热门搜索:报考时间 网上报名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成考教材
首页 网上报名 考前培训 网络课堂 教材资料 报考须知 招生院校 考试大纲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实用资讯 全国政策 广东政策 最新资讯 考前辅导 网上学习 教材订购 学习资料 广州天河 广州越秀 广州同和
成考新闻 考前须知 常见问题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查询中心 试题大全 下载中心 广州南沙 广州新市 全部展开
资讯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资讯详情
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海洋与生命》复习
时间:2016/8/15  来源:网络  作者:广东成考网  浏览:955 次
导读: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海洋与生命》复习内容如下:
作者简介

童裳亮,教授,1936年生,浙江临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并留校任教。

理解科学名词

( 1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 2 )石莼、浒苔、礁膜,都是绿藻。石莼,一作“石 蓴 ”,亦称海白菜。浒苔,也叫“苔条”。礁膜,又叫石菜、绿紫菜。三种藻类植物,晒干以后都可以使用。

课文分析

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命的发展进化,须臾离不开海洋,这就是海洋与生命的基本关系。作者在说明时,首先是证明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这一基本事实,然后分析了生命在海洋里诞生的四个原因,这就不仅讲清了事物的特征,还讲清了事物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指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使文章不仅有一定的广度,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全文由三个小标题天然区分为三部分。

1、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部分),概述海洋的深广。

这一部分共五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3段),说明海洋之大。

文章开头以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美丽的景象,以具体数据,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海洋之辽阔,这样写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层(第4段),说明海洋之深。

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海洋的平均深度与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相比,并大胆想象“如果把整个地球表面铲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两个假设句的运用,使读者对海洋的深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层(第5段),小结,用比较句式突出海大水深。

这一部分概括说明了海洋既大且深,为后文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打下基础。正因为海洋深广才孕育了生命,成为生命的天然“牧场” 。

2、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部分),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这一部分共十二段,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1—3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首先指出人类把陆地看作故乡,但很远的祖先却生活在海洋里,因为原始生命是在海洋里诞生的,时间是“大约在三十二亿年以前”;接着阐述了原始生命诞生的意义,“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

然后说明了原始生命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动物,一是海藻。

第二层(4-9段),说明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

首先指出海洋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不是偶然的,是由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的,然后分别从生物的组成、水的“溶剂”作用、水的“温床”、“屏障”功能等方面,说明“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层(10-12段),说明高等动植物的诞生与海洋的密切关系。

这一层作者先阐述海水由淡变咸的过程,并引述今天绝大部分动物体液及人体血液是半咸的事实作为佐证,然后说明海洋对生物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限制、高级动物在陆地上诞生及部分高级动植物返回海洋的过程及原因。

这一部分阐述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及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说明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3、第三部分(“天然的牧场”)说明海洋是“天然的牧场”。

这一部分共七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1段),承上启下,“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概括总结了第一第二部分的内容,“如今是天然的牧场”则概括了下文的内容。

第二层(第2、3段),介绍了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说明他们是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

第三层(4-7自然段),介绍了丰富的海洋动物,说明他们的作用。

这一部分分别介绍了海洋丰富的植物,说明他们有的是人们珍贵的食品,有的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药材,有的“供养着几百吨级的海洋动物,从而强调了如今的海洋是生命的“天然牧场,与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难点分析

1 .作者是怎样写海洋之大、海洋之深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者首先实地观赏“辽阔”,其次从地图上观看地球全貌“海茫茫,水汪汪”,最后把海洋与陆地作比较。

用了两个对比:一个是陆地的平均高度和海洋的平均深度相比,一个是用世界最深的马利亚纳海沟与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相比,从而使人们具体了解海洋不仅大而且深。

——开篇第一自然段,是描述说明。文中的“辽阔”“无尽”“无数”“与蓝天接壤”“海茫茫,水汪汪”等词语描绘了浩瀚无际的海洋;“碧波”“金色的阳光”“银色”等词语又勾画出一副壮丽的海洋风景。这些描述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描述说明就是这样将说明对象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直观而深刻的印象。此外这部分还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除上述提到的两组对比外,这一部分的结论“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也是作比较说明。

2 .为什么作者要先介绍海洋的大和深呢?

——作者先阐述海洋大且深的显著特点,是为后文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打基础。没有辽阔浩瀚的海洋就不会有孕育生命的环境,也就不会有今天丰富的水产资源。

3 .原始生命在海洋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有四:( 1 )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是生物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因此水是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前提。( 2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要靠水来溶解。( 3 )原始生命的诞生需要一定温度,而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海洋成了天然的温箱。( 4 )水能有效地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原始生命不至被紫外线所扼杀。为了证明原始生命诞生于海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大不分动物体液、包括人的血液都是半咸的这个奇特的现象来加以说明。

4 .原始生命既然诞生在海洋里,又怎么会在进化中来到陆地上呢?

——( 1 )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是在陆地上诞生的。

( 2 )由于地壳的运动和气候的变化,一部分海洋变成陆地,迫使一些生物由水生向陆生转化。

( 3 )海洋中的高等动植物是从陆地返回海洋的。

5 、这部分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部分主要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采用了顺序说明。

第七、八自然段中先说“大约在 32 亿年以前”,再说“大约一亿年以前”,然后说“经历亿万年的进化”这是时间顺序说明法;先说“根据化石所见,这些原始生命和今天的细菌相似。”再说“出现象蓝藻一样的原始生命”,然后说“逐步形成了原生、海棉动物……以至出现了象鱼类这样的比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这是逻辑顺序说明法。顺序说明可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说明方法有诠释、打比方等。文章第十11 ---- 15自然段用了作解释的说明方法,对海洋有利于原始生命产生和发展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一加以说明。用“摇篮”“温床”“温箱”“屏障”等名词对海洋进行恰如其分的比喻,用“春雷”比喻原始生命,这些都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可使事理说得浅显易懂,确切具体,简洁生动。

6 .昔日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那么今天的海洋与生命,特别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呢?

——如今的海洋已为人类所利用,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已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见课文第 19 自然段。

7 .作者从动物与植物的关系自然过渡到对海洋植物的说明,那么作者都介绍了哪些海洋植物呢?说明它们的作用。

——( 1 )海洋里有大量的“牧草”这就是多种多样的海洋植物,这些海洋植物,不仅为海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且不少植物还是人们珍贵的食品。( 2 )海洋植物中最多的是海藻,它们是海洋的主人。其中单细胞海藻,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分布广,它们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约等于陆地植物的总产量,甚至更多一些。因此说是天然的牧场。

8 .这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说明方法。

第 22 自然段说明各种各样的藻类植物时用了举例说明,第 23 自然段在说明单细胞海藻时,举了甲藻和硅藻两个例子。把海洋比成是天然的“牧场”;把动物、植物比成是“生命机器”“燃料”;把海洋藻类比成是“海洋牧草”;把占海洋植物总量的 95 %的 单细胞海藻比成“主人”“隐士”“牧草”。这些都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此外这部分还用了空间顺序进行说明,例如:从第 22 自然的海边说到第 23 自然的海面。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紧扣“海洋与生命”这一题目,既注意从“往昔”到“如今”的时间上的延续,又突出了人和海洋动植物的关系。使文章前后呼应,由浅入深,显得严密而完整。

写作特点

1、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了描述、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对文章进行说明。

描述:如开头描述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整个地球表面,海茫茫,水汪汪”。写的生动形象。

作比较:如用海洋的总面积与陆地的总面积比较,用海洋的平均深度与大陆的平均高度比较。

列数字:日在说明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海洋的平均深度,大陆的平均高度,最高山峰,每年的渔获量,单细胞海藻的总量与分布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如“原始生命的诞生,象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巨大的海洋就像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等。

举例子:如介绍今天的一些高级海洋动物,举了海龟、海蛇等例子加以说明。

2 、围绕中心选材。

本文在组材上,紧紧围绕“海洋与生命”的关系这一中心说明。先写生命赖以生存的海洋的环境“浩瀚的海洋”;然后写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客观环境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生命的摇篮”;后来写海洋为生命,尤其是人类的生存提供珍贵的食品“天然的牧场”;最后写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前景。


【上一篇】: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作为生物的社会》复习
【下一篇】: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神奇的极光》复习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2021成人高考英语记忆:巧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021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答三原则
成人高考《英语》快速阅读的特性及技巧 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时间地点人物大全
2021年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复习知识点 2021年成人高考《英语》作文必背经典句型汇总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各科目》考试题型 成人本科文凭有用吗,成人学历有用吗?成人毕业证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分值比例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看重点题目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购物流程  |  分享到:
Copyright @ 2006-2019 广州木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内所有资料 粤ICP备14072984号
在线聊天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