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请【登录】【注册】    收藏本站 020-2901 1314 2054859673
面授辅导 网上辅导 教材购买
热门搜索:报考时间 网上报名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成考教材
首页 网上报名 考前培训 网络课堂 教材资料 报考须知 招生院校 考试大纲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实用资讯 全国政策 广东政策 最新资讯 考前辅导 网上学习 教材订购 学习资料 广州天河 广州越秀 广州同和
成考新闻 考前须知 常见问题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查询中心 试题大全 下载中心 广州南沙 广州新市 全部展开
资讯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资讯详情
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复习
时间:2016/9/18  来源:网络  作者:广东成考网  浏览:726 次
导读: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复习内容如下:
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近几年来,他于五十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课文题目含义

“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说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建筑是时空艺术,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即指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持续或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中的重复与变化,即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分析课文层次结构

1、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指出在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尤为重要。

本段的意思是说,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这些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这一段是全文的纲。

第二部分(2---7)举例介绍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

这几段是说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2、3段说音乐,第4段说舞蹈,5、6、7段说绘画。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节奏,作者举了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加以说明。舞蹈多是时间和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重复,这重复就是指动作的重复。绘画中的“手卷”也多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

第三部分(8---16)举例介绍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还指出当前城市建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几段的意思是说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作者详细解说了故宫和颐和园的长廊。故宫从中华门到天安门是一口气排列下来的千步廊,从天安门到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的朝房,进入午门后又是一座座大同小异的大殿。整个故宫的每一组群建筑,全都是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是一样的。千篇一律的重复表现出皇家气象的大气。但统一中又有变化,朝房到大殿就是变化,大殿的主体与两侧的廊、庑、楼、门的不同也是变化,变化又不使人感到单一。颐和园的长廊是千篇一律,全都是无尽的重复,但长廊前的临湖回廊上的花窗就是一个变化,花窗的变化是长廊的前奏,重复和变化和谐统一。

结尾一段批评了我们有些住宅设计的弊端,要么变化得眼花缭乱,要么重复得让孩子找不到家,即单一的千篇一律或千变万化,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提醒建筑设计师们注意。

2、品味文中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抓住以下关键词:

(1)时间与空间持续性

(2)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3)重复与变化,主题与变奏

关键句: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3、课文副标题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通感”作为修辞,它的特征是什么,能否列举所学诗文中的例子?在本文中“通感”的含义应是什么?

明确:“通感”本为一种由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借此描述在语言中用一种感官印象来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谈到“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如《荷塘月色》中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淡淡的荷香的描述。

但在本文中“通感”一词的内涵与上述情况不同,它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4、全文结构其实也体现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艺术原则,加以分析。

明确:音乐、舞台艺术、绘画、建筑,变化着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相通的艺术规律;一项项、一节节按顺序说来,结构稳重、朴实,却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

5、 “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耐人寻味,请品味作者通过“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传达的思想内容。

明确:浅白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建筑与人的生存关系。话语浅显,但包含着很深刻的思想。人被现代建筑统一分割,装在规范的空间里,已经被异化了。有人说现代建筑就是新的贫民窟,没有亲切感,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园,好像孩子哭着找不到家门……人们已经被生活的紧张和压迫隔离和囚禁。这句话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先生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牵涉多个学科的科技说明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作者并未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讲章,而是平易朴实、明白晓畅,其人品文风皆可做我们后生晚辈的学习楷模。

梁思成先生是一位在建筑学领域有很高学术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其父梁启超告诉他:“……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以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广博的学识在文中已充分地得到体现,会给予我们阅读的幸福感,但也许会带来阅读的障碍;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切体会作者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传统文化和建筑文明的钟情,只有沉浸在文章洋溢着的浓郁文化氛围之中,感应着文中呈现出的文明光辉,才能“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

重难点分析

1.阅读课文“至于颐和园的长廊……”一节,试分析其语言的重复与变化?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明确:二十个一连串的“一根”以重复的方式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

2.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凌乱。

明确:中国艺术就象陈年的老酒。艺术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融入自己对文化的修养和积淀、人生的沧桑和对自然的观察才能有好作品。品诗品画的人也要象品酒一样地慢饮细品才会咂出味道来,才能领略其中的诗意。这里的“诗意”,实际就是含蓄。


【上一篇】: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我为什么而活着》复习
【下一篇】: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敬业与乐业》复习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2021成人高考英语记忆:巧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021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答三原则
成人高考《英语》快速阅读的特性及技巧 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时间地点人物大全
2021年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复习知识点 2021年成人高考《英语》作文必背经典句型汇总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各科目》考试题型 成人本科文凭有用吗,成人学历有用吗?成人毕业证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分值比例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看重点题目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购物流程  |  分享到:
Copyright @ 2006-2019 广州木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内所有资料 粤ICP备14072984号
在线聊天
live chat